医院动态
正视通胀压力 寻找经营出路(2008.10.8)
正视通胀压力 寻找经营出路(2008.10.8) 编者按:近日,《中国卫生》杂志记者詹初航就医院改革发展采访了我院院长那彦群。现将记者采访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5年前,本刊记者曾采访首钢医院,当时医院由首钢总公司拨款的机制被打破,医院被推向了市场。首钢医院经过企业医院向大学医院管理的转型,探索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院长负责制的实践。在最初的3年内,医院经过自身的努力,开源节流,挖掘潜力,从求生存到谋发展,做到了从亏损到略有节余。近2—3年来,随着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挖掘潜力的有限性,医院每年呈现了入不敷出的亏损状况,这让院长那彦群感到十分困惑。
调整价格与成本核算不同步
多年来,医院维持运转主要依靠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财政(企业)补贴。大概估算,医疗收入通常只抵医院支出的50%左右,其他支出靠药品收入和政府(企业)补贴。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和价值的背离,出现的“剪刀差”越来越大,这种差距的加大,使得医疗服务价格的“不变”,与医疗成本的“可变”之间矛盾加深,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指数对于医院经营者无疑是雪上加霜。
那彦群认为,CPI上涨反映了老百姓生活成本的提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从我院的情况看,我先不算医疗收费技术含量和管理成本,仅从客观表面的支出和消耗,表现为一个加号一个减号。加号:一是人力成本在增加。医院的人力成本平均每年增长12.5%。二是医院运行成本在增加。医院维修用的原材料、水、电、油、气等价格快速攀升,平均每年增长为8.5%,还不包括购置动辄几百上千万元的大型医疗器械、日常应用的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更换,电梯的维修等费用。减号:药品价格连续降了7次,打破了原来医院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例如,从2008年3月以来,高价值医疗耗材平均降了20%,已经没有什么利润空间。”
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难以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技术与劳务报酬,加上严格实行分级医疗,落实取消药品加成、严格控制材料费加成等政策措施,大型公立医院只能通过提供疑难危重疾病和少数特需患者的诊疗服务产生收益,必然会导致医疗服务收入大幅下降。 医生收入比其他服务业低的问题不解决,对医疗服务规范化埋下隐患,医疗卫生行业的高风险、低待遇成为现行医疗体制的顽疾。
医院应按经济规律经营
医院的物价管理是诸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医院物价管理办法存在严重的滞后,如《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自1999年10月颁布以来,一直未进行明显调整。物价管理必须以政府物价管理办法为蓝本,而政府在每次制定物价调整时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将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充分考虑进去,比如公立医院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时是闲置状态下的运转和维护,这是看不见的消耗,在价格管理中应该核算进去。大型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操作层面很难客观制订同职系、不同职级医务人员的人力成本。如果不能给予医务人员“合理而体面”的报酬,某种程度上会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其实大家不必纠缠医院公益性的争论,关键是在具体制度上遵循经济规律的管理。
医疗卫生行业既是构成CPI的八大服务行业之一,直接或间接受到CPI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那彦群建议:
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要发挥市场管理的主导作用,通过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放开服务市场。医院需要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投入不是无限的,需要融合社会资本,应向多渠道办医的方向发展,稳定CPI,避免通胀压力加大。
二是医疗保险部门及物价制定部门要根据CPI的变化,即时对医保政策及医疗相关价格进行调整。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改变医疗服务直销模式和医患双方“利益相悖”的机制,建立医患“利益相成”机制和医院提高医术和疗效的内在动力机制,让医院在提高医术和疗效的劳动成果中受益。
三是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医护人员的管理更加科学,医护人员的待遇更有保障。
四是加强政府监管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变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医疗模式;建立考核质量及为患者、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通过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对医院运营状况、医生医疗行为、财务流程等做到实时监管。同时通过成本控制,资金的有效配置,物流的有效整合等,降低医疗成本。通过标准化的临床诊断路径,帮助医务人员进行最优化的工作,并进行综合绩效评估。用信息化创新医院管理模式,解决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瓶颈。实现国家作为举办公立医院的出资人、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监管部门、院长作为医院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的产权明晰、监管到位、管理高效的现代医院治理结构,推进医院管理的职业化进程。
《中国卫生》记者詹初航/ 摄影 贾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