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智汇医坛,“骨” 劲十足 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系列研讨会开启诊疗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4-27 09:18:52 来源: 作者:党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山映碧波,智汇医坛。4月25日,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及骨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学科系列研讨会”在首钢园圆满落幕。会议聚焦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汇聚知名专家,共探骨肿瘤诊疗新路径,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观众席合影_副本_1.jpg


领导致辞:擘画协作新篇章

姜墨林_1_副本_1.jpg

首颐医疗总裁姜墨林指出,中心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以下简称首钢医院))资源,成为国内多学科协作典范。首颐医疗将持续支持中心发展,深化合作,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国内一流诊疗中心,带动首钢医院相关科室共同发展。

顾晋_1_副本_1.jpg

首颐医疗总院长顾晋教授表示,中心成果离不开专家协同攻坚,展望未来,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心能持续巩固现有成果,不断超越自我,引领学科迈向更高水平。

杨荣利 _2.JPG

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杨荣利教授指出,多学科协作通过跨领域知识融合,既能突破专业认知局限、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又能提升疑难病症诊疗水平,使患者获益。他期待继续深化两院协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助力首钢医院实现临床技术与学术研究的协同跃升。

汤晓东_2.JPG

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汤小东教授表示,中心始终以低调务实的态度推进工作,虽在运行机制上仍有优化空间,但团队将持续改进以符合首颐医疗高标准要求。作为顾晋教授的学生,他强调将秉承严谨求真的学术精神,以极致化的工作追求推动学科发展,不负师承使命与行业期待。

孙馨_副本_1.jpg

中心主任孙馨教授强调,中心自2024年10月31日成立以来,已形成“外科手术+内科治疗+科研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床位承载能力达日均40余例,并在骨肉瘤免疫治疗、近端放射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未来,中心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推动学科的整体进步。


科室亮点:技术突破彰显协作力量

在学术演讲环节,各科室专家纷纷登台,分享前沿成果与临床经验,展现出多学科协作在骨肿瘤诊疗中的强大力量。

1谢璐_2.JPG

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谢璐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该院骨肿瘤研究的整体进展,回顾了既往完成及当前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与转化研究成果,并前瞻性介绍了即将启动的多项研究计划,体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2许捷_2.JPG

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许婕系统介绍了开展的内科治疗工作,如可切除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进展期患者的经典二线药物治疗等核心内容,以及针对进展期患者开展的各类临床试验,全面呈现了内科治疗体系与科研探索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3梁海杰_2.JPG

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梁海杰系统阐述了中心的外科治疗现状,重点围绕核心技术如原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广泛切除(强调精准切除边界)等展开分析。团队在疑难病例诊治、极限保肢及巨大软组织肿瘤切除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与康复医学科紧密协作优化治疗体系。

4王刚_2.JPG

首钢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刚系统介绍了泌尿外科的临床特色与诊疗理念,重点突出以微创技术为核心的泌尿系统结石多元化碎石服务体系,以及在肿瘤治疗中强调器官功能保护的治疗策略,体现了精准化与人性化结合的医疗实践模式。

5荣万水_2.JPG

首钢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荣万水强调了两科室在复杂肿瘤治疗中的协作优势,通过联合手术提升根治率,采用皮瓣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体现了精准医学时代外科发展的趋势。

6庹晓晔_2.JPG

首钢医院修复与重建外科副主任庹晓晔介绍了修复重建外科在中心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通过精细手术修复缺损,兼顾功能与美学,并与肿瘤外科紧密协作,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协作和术后随访,突破了传统治疗限制。

7陈磊_2.JPG

首钢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陈磊指出,骨肉瘤患者常伴随气胸、胸腔积液等胸外科并发症,需依托多学科团队协作优化诊疗。当前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占比达80%,已经成为主流技术。未来计划深化两科室协作机制,推动新技术应用与诊疗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

8杨远游_2.JPG

首钢医院放疗科杨远游指出,科室收治患者的治疗部位涉及骨骼、软组织以及器官等多个部位,未来拟通过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合作,依托先进放疗设备与多学科团队协作经验,深入探索放疗适应症筛选及疗效优化路径,为患者拓展治疗机会。

9李猛_2.JPG

首钢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李猛重点介绍了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等技术在腹部脏器疾病诊断、穿刺活检精准引导及肿瘤消融治疗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以无创、安全的优势为骨肿瘤患者提供高效诊疗支持,进一步强化多学科协作下的精准化诊疗能力。

10王丹_2.JPG

首钢医院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主任王丹重点阐述了科室在治疗管理流程优化、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质量标准化与风险质控细则等核心工作内容,旨在构建规范化、高效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推动医院科研能力持续升级。

11王剑杰_2.JPG

首钢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剑杰详细介绍了PET/CT在骨肉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指出PET/CT通过代谢成像可早期发现微小病灶,精准判断肿瘤范围和远处转移情况,并在化、放疗过程中实时监测疗效。

12王云帆_2.JPG

首钢医院病理科主任王云帆强调通过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常态化开展联合会诊,联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数据资源,提升骨肿瘤的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水平,为深化跨学科协作与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3孙昆昆_2.JPG

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孙昆昆详细介绍了骨和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进展,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病理诊断明确肺部尤文样肉瘤的转移情况,展现了病理诊断对明确肿瘤分型的核心价值。

14王明迪_副本_1.jpg

首钢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王明迪阐述了骨肿瘤科与血液科的协作模式及成效,指出两科室在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诊疗中已形成特色优势,并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在疑难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平台效能,为学科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15孙秀芹_2.JPG

首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秀芹阐述了内分泌科与骨肿瘤科多学科协作的创新模式,通过联合门诊、多科会诊及双向转诊机制,聚焦骨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后内分泌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等诊疗难题,强化跨学科协作以提升诊疗精准性,优化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16彭继升_副本_1.jpg

首钢医院中医科主任彭继升阐述了中医在骨肿瘤多学科诊疗中的独特作用与发展潜力,强调中医将正气亏虚、痰瘀互结等核心病机与证型分类相结合,开展辨证施治,并通过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等协作模式融入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推动骨肿瘤治疗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

16张滨_2.JPG

首钢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张滨阐释了医学影像科在骨肿瘤诊疗中的核心价值,强调科室凭借精准的影像学评估和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为临床提供关键依据,有力支撑骨肿瘤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推动诊疗效率与精准度的全面提升。

17朱瑜_2.JPG

首钢医院康复医学科朱瑜系统分析了骨肿瘤术后康复的现状、挑战及发展方向,强调需以个体化、综合化策略结合科技辅助手段为核心,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优化康复体系,全面提升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

18赵臣来_2.JPG

首钢医院针灸按摩科主任赵臣来指出针对骨肿瘤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及化疗副作用等常见问题,通过针灸、按摩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并促进功能恢复,为骨肿瘤综合康复管理提供中医特色解决方案。

20朱星屹_2.JPG

首钢医院胆石病外科朱星屹系统介绍了科室作为胆道内镜治疗领航者的临床实践与行业标杆地位,详细解析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经皮经肝胆道镜的技术特色与治疗理念。

19高峰_2.JPG

首钢医院脑科中心副主任高峰强调针对脊柱脊髓、颅底及骨盆肿瘤等复杂病例,需整合两学科技术优势实现肿瘤精准切除与功能重建,以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风险。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合作,为复杂骨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1范常锋_2.JPG

首钢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范常锋详细介绍了老年骨肿瘤诊疗的现状与挑战,强调通过老年医学的综合评估和多学科协作,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22冯健_2.JPG

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冯健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解析解剖性肝切除、解剖性肝S7段精准切除及肝内胆管癌外科切除等关键技术要点,并通过典型病例阐释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复杂病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凸显跨学科资源整合对提升肝转移癌整体诊疗水平的实践价值。

23弓臣_2.JPG

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弓臣指出癌痛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且控制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为此他提出从初诊至终末期的系统化、规范化全程管理路径,涵盖疼痛动态评估、规范化药物阶梯治疗、个体化剂量调整策略、药物不良反应干预及全程随访记录等关键环节,通过多维度管理优化癌痛控制。

汤晓东总结_2.JPG

聚智聚力,医路同行。闭幕式上,汤小东教授期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解决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领域疑难问题的重要契机,为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地期待与各位同行携手共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合影_副本_1.jpg

会上,参会领导为骨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京西骨肿瘤合作组颁发了聘书。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