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暴雨可以带来泥泞
但挡不住传递温暖的脚步
风雨中的白衣身影
永远指向生命的方向
连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席卷京城,城市部分区域陷入一片汪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危急时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前急救团向险而行,在狂风暴雨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闻令而动,领导做坚强后盾
7月28日14时5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北京市石景山救援中心的暴雨备勤紧急指令,下达给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前急救护士长李小英。“险情就是命令,必须争分夺秒!”放下电话,李小英立刻冲向停车区——那里,120 救护车正静静待命,车身上的红十字在阴雨中格外醒目。她迅速清点急救药品、防护装备,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急诊科主任白赟与主管领导、院长助理李明。
“护士长,后勤保障我来协调,人员困难我帮你解决!”李明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这句承诺如同一颗“定心丸”,瞬间化解了团队的后顾之忧。白赟则逐一对即将出发的车组人员叮嘱:“路面积水深,视线差,救群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院领导的靠前指挥与细致关怀,如暖流般淌过每个队员心头,凝聚成“坚决打赢救援仗”的强大信念。
使命在肩,雨幕中的“摆渡人”
图片来源公众号北京石景山
7月29日清晨,暴雨依旧肆虐,豆大的雨点砸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噼啪作响如密集的鼓点。8 时整,李小英的电话里再次传来石景山救援中心新的指令:“首钢园7号馆,由麻峪转移而来的群众急需医疗保障!
“收到,立即出发!”没有丝毫迟疑,李小英点将——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崔艳、护士王丹阳、司机刘建民组成的120车组,迅速拉响警笛,冲破雨幕驶向战场,车辙在积水中划出坚定的轨迹。
“大爷,您血压高不高?”“小朋友,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抵达现场后,急救团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穿梭于人群之中,用温暖的话语舒缓每一位受助者的焦虑情绪,以精湛的医术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无论是心理疏导还是健康宣教,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仁心。
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的战队
“护士长,我刚下夜班,能顶个白班!”“我家离得近,今晚备勤算我一个!”“只要需要,我绝对不会缺位……”科室的微信群里,请缨信息不断弹出。为响应“五车组24小时备勤”指令,集院前急救、急诊科、车队组建的联合救援梯队里,没人计较排班表上的红蓝字。
暴雨没有停歇的迹象,备勤成了“持久战”。刚刚下白班的同志,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直接转入夜班备勤;刚下夜班或正在休息的同志,也毫无怨言地主动请缨,承担起白班保障的重任。他们中有需要陪伴孩子的父母,有需要照顾年迈老人的子女,但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风雨渐歇,但守护从未停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救团队的身影,仍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忙碌。他们用湿透的白大褂诠释“医者仁心”,用连续作战的坚守践行“敬佑生命”,更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总有“天使白”冲锋在前。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他们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满分答卷,让职业精神在风雨中愈发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