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院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医院动态

无悔的承诺 ——北大首钢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到水钢总医院坐诊侧记

发布时间:2015-12-16 13:36:38 来源:首钢日报 作者:罗洪波 李红娟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有信心与水钢总医院医疗同仁们共同努力,把水钢总医院呼吸内科打造成像北大首钢医院呼吸内科一样的体系,成为六盘水市,乃至整个贵州地区的‘No.1’,力争使水钢总医院成为六盘水地区呼吸病患者的首选之地。”今年年初,北大首钢医院党委书记在两家医院合作签约仪式上郑重承诺。此后,医院向平超、郭伟安、杨慧、张二明四位专家的身影便频繁地出现在水钢总医院呼吸内科诊室、病房、学术报告厅……从北京到六盘水,四位专家不辞辛苦,只为当初无悔的承诺。

上个月,向平超在妥当安排好首钢医院相关事务后,再一次登上了飞往六盘水的飞机。一下飞机,他便提着行李、背着背包前往水钢总医院呼吸内科。

“最近住院病人的情况怎么样?科室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上次需要改进的事项做得怎么样?学习的内容都消化了吗?”……向平超一边放行李,一边关切地询问着。听完大家的汇报,他随即带着医护人员开始查房。

“明天早上坐诊,下午授课、教学、查房、疑难病历讨论……有很多事情要做,得抓紧这几天时间好好带带他们,让医护人员多学点东西,让学科建设赶快提上来。”在快步走向病房的过程中,向平超为笔者介绍着第二天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程。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呼吸内科专家门诊的窗户映照在向平超的脸庞上。“老人家感觉哪里不舒服?……哦,这种现象有多长时间了?还有其他病史么?”……亲切地询问让前来问诊的水钢公司退休职工张老心里暖融融的。“您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一点,需要先做一个肺功能检查,随后我会综合您各方面的情况,为您提供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案。您要保持心情愉悦,好好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转的。”听着专家的解答和叮嘱,张老连声感谢。此时,门外几十位慕名而来的病人有序地在候诊区等候着,听说在国内外首创“向氏连接法”机械通气技术,在呼吸危重症、呼吸系统感染、气道阻塞性疾病救治与研究等方面有较深造诣的向平超医生要来坐诊,他们已提前进行了预约。由于就医患者较多,部分预约号已经顺延到第二天。

“专家的诊断到位、准确,很细心,很热情,真是从心里感谢他们。”在呼吸内科病房住着许多市里和纳雍、威宁等地的病人,在问及对专家的诊断情况时,几乎每一位住院病人都会这样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呼吸系统疾病专家的诊疗,实在是太好了。”话语间,流露出大家对北京专家的渴望和期盼。

“专家们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先示范,然后再指导我们亲自操作。专家们的水平很高,人又特别亲切,以前我们给病人做诊查时,思维局限性较大,经过专家们的指导,现在思维开阔多了,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强了……”呼吸内科医生刘艳芬深有感触地说。这也道出了其他医护人员的心声。呼吸内科主任赵新民也有说不完的话:“向平超等专家专业技术水平高,敬业精神和事业心强,人又平易近人,在技术和管理上都很突出,深得病人信任,处处体现出专家的风范,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我们科在专家的指导下,医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诊疗越来越规范,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执行得更加彻底。”

首钢医院专家的到来,对水钢总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如今,呼吸内科无创呼吸机使用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肺功能检查量由100例/年增至70—80例/月,门诊病人数量实现翻倍,平均住院日缩短,药占比明显下降。同时突破了呼吸内科原有的技术瓶颈,扩充了诊疗范围,新增了肺循环疾病、弥漫性肺部疾病、呼吸危重症、侵袭性肺真菌病等疾病谱,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运用也更加纯熟。(本文摘自首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