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生命时报】2017-11-14 骨质疏松, 连累血管
发布时间:2017-11-17 08:44:59
来源:血管医学科
作者:王宏宇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动脉血管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发展到较晚期,就会形成动脉钙化,易导致脑卒中、心梗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
骨质疏松症患者带来的动脉硬化风险不容忽视。临床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同时患有动脉硬化,以老年女性居多。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的学者曾通过对1724名5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5年多的随访发现,动脉钙化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风险。一项来源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超过25 年的关于骨量丢失和动脉硬化发展的研究也显示,骨量丢失严重的老年女性,常伴有严重的冠状动脉和腹主动脉钙化。
目前,骨质疏松症增加动脉硬化风险的原因并未完全阐明,但多数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的产生及发病机制互有影响。骨质疏松患者钙流失增多,引起血钙降低,继发性地导致甲状旁腺激素上升,造成骨吸收增加,血钙水平再次上升,钙离子在动脉壁内膜中沉着增多,从而出现血管壁粥样硬化或钙化。同时,动脉硬化患者的骨组织易发生病理变化,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下降,严重时可产生骨质疏松。另外,骨骼系统的滋养血管发生动脉硬化和粥样硬化改变,也可以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由此可见,更年期女性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心血管健康,应提早进行血管评估,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需要提醒的是,动脉硬化发展缓慢、隐匿,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人的动脉从20岁开始逐渐减弱,40岁以后逐渐明显,50岁开始出现早期症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