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首钢新闻中心】2022-6-2 三名党员护士长“战”疫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6-06 10:19:23 来源: 作者:首钢新闻中心 吴憬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北大首钢医院有这样三位党员护士长:刘巧云、唐明、王思亮,在核酸采样防卫战中,她们义无反顾,承担起首钢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里,她们淬炼坚强党性,彰显首钢精神。


 

临近退休“不褪色”

 

2022年,对55岁的北大首钢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刘巧云意义特殊。今年是她奋战在护理岗位的第35个年头,6月份正式退休。4月底,距离刘巧云退休只有1个多月的时候,石景山区开启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共产党员就该在这时候发挥作用”,有着31年党龄的刘巧云不惧风险、主动请缨、履职尽责,毅然冲上抗疫一线。

刘巧云主动报名参加核酸采集工作之举,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她的女儿是海淀区一名媒体工作者,也要随时待命、出发,深入抗疫一线采访报道。有一次,刘巧云在周末接到任务,需要支援丰台核酸检测工作。女儿在凌晨3点开车送妈妈到单位集合,然后当天又投身于自己单位工作,母女俩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共同为北京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这让刘巧云很是欣慰,“女儿长大了,不怕苦、不畏难,有责任感。”

微信图片_20220606102139.jpg

从今年4月份到“五一”节假日期间,刘巧云在某军区装备部的社区担任核酸采样点领队,带领团队成员准备检测试剂,清点防护服、医用口罩和手套,开展场地消杀,安排分配各项工作,每天完成1200余人的核酸采样任务。

此外,刘巧云带领“大白”们开展入户上门采集核酸样本也是很大的挑战。炎热的天气下,身穿严密的防护服,大家全身闷热、汗水直流,护目镜起雾凝成水珠。有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们还要一层层地爬楼。尽管气喘吁吁、腰酸背痛,一想到能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群体送去服务,刘巧云更忘却了疲惫。便民服务温暖人心,居民们也主动给刘巧云和团队成员送上饮料和冰淇淋,频频为“大白”点赞。

临近退休“不褪色”,抗疫一线“连轴转”。在疫情防控的攻坚时期,刘巧云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她说,“我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必须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出力、为群众护佑平安,这是职责与使命所在。”

 

 

 

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北大首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唐明,担任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苹一社区核酸点位组长。她记得第一天任务是4月26日凌晨5点多到达社区现场,“核酸采集点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那天还刮大风。按照唐明的分工,大家各司其职,抓紧布置场地。在社区工作者的协助下,早上6时30分,七条检测通道全部开通,核酸采集工作顺利展开。唐明认为,做为采集点组长需要具备“八爪鱼”的本领:带领大家开展现场点位的布置、对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培训、认真检查各项操作是否规范合格、维持居民排队秩序、与社区沟通各种相关事宜、与街道工作人员进行标本的清点对接、解答居民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等。而此次任务不仅包括全社区居民的核酸采集,还包括封控区、管控区居民,以及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核酸采集,这对团队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

微信图片_20220606102134.jpg

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唐明和团队成员身着防护服,再加上N95口罩和面屏,每上一层楼,他们觉得氧气好像更加稀薄,每个人只听到防护服的摩擦声和自己的喘息声。好容易一口气爬到6层,“大白”们赶紧敲门呼叫居民。由于对封控区首次入户采集核酸,他们需要挨家挨户进行敲门告知、讲解注意事项。在一个单元楼开展工作需要1个小时,而当天的任务量是6个单元,所以根本顾不上休息,唐明又带领“大白”们直奔下一个单元楼。

封控区的居民中,有一对老两口,都是聋哑人,养在家中的一条小狗是老人的“门铃”。唐明一敲门,小狗叫个不停,不一会儿,女主人出来了。唐明以前在服务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曾学过手语,这下可派上用场了。她用手语比划着,告知需要居民配合采集核酸。起初,老太太不愿意,觉得核酸检测“太难受”。唐明拿出手机,让老人看采集核酸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用手语安慰老人。最终,老两口放心配合,核酸采集顺利完成。 

该封控区居民共计进行了10余轮核酸检测,累计完成4万余人次核酸采集工作,没有因核酸检测过程而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及居民、没有接到投诉,收获最多的是居民们的感谢,这让唐明特别欣慰,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越是重要关口,越见精神品质;越是关键时刻,越看担当作为。一轮轮全员核酸检测,北大首钢医院每轮次都要出动几百名医务工作者参与支援。特别是护理部,迅速调配采样人员、开展“实战化”核酸采样培训,大家不畏难、不怕苦,团结一致、同心抗疫。45岁的唐明,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很难兼顾,但她认为,这个时候,作为共产党员,绝不能“掉链子”。

唐明安顿好年迈多病的父母,把不满6岁的女儿放在奶奶家,在“北大首钢医院——核酸采集点”两点一线、腾出所有精力和时间扑在工作上。

从事护理工作26年、党龄10年,唐明说:“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这两个词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召唤。”2003年“非典”,她主动请缨到小汤山定点医院支援;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是一名医疗救护的志愿者;“现在我们又遇到了更强的对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这样做,我责无旁贷!”

 

 

 

舍小家为大家

 

北大首钢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护士长王思亮,从4月26日开始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当天凌晨4点多出家门,到晚上7点半才结束任务,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她没回家,而是回到北大首钢医院,在科室值班室休息一晚。4月27日,工作了一天的王思亮正要下班之时,突然来了一台心包填塞的急诊手术。因为是心脏手术,患者情况危急,王思亮立刻上手术台与其他医护人员开展抢救。等手术结束、患者转危为安时,已经是夜里10点半了,而第二天凌晨5点,还有外采核酸的任务,于是王思亮又没回家,住在了值班室。

她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因为太想妈妈,白天哭着打电话给王思亮,让妈妈“回家”。可是王思亮连续出外采任务,顾不上回家陪陪孩子;她的爱人在奥体中心工作,也有保障国家队的任务,为了全力支持王思亮,爱人只能边上班边带孩子。

对此,王思亮打趣说:“早在我们结婚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娶了一个回家‘不靠谱’的媳妇。”入职北大首钢医院之前,王思亮曾在部队工作过,经常参加野战训练,一走就是大半个月。同时,她爱人的工作也有特殊性,忙起来也是一两周见不着人,所以王思亮表示,“两口子互相理解呗!”对儿子,她最想说的是:“妈妈做你的好榜样,你也要加油,努力学习!”

微信图片_20220606102126.jpg

王思亮担任石景山区刘娘府路东段采样区组长,每天早上6点30分前,她首先召集所有医护人员开个短会,把当天工作重点、各类人群防护、注意事项及监督要点告知大家并分配工作,然后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沟通工作流程、相关事项,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采样过程中,王思亮合理分派医护人员,检查大家标准操作、自我防护到位;每两个小时安排人员替岗轮换,保证大家最基本的休息时间;与社区录入人员高效配合,仔细核对居民信息与采样样本信息一致;采样样本封箱的时候,她还要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样本核对、消毒、封袋、计数工作;每天中午前要上报次日的防疫物资需求、登记物资使用情况、统计医护人员工作时长,还有当天采样结束后的垃圾打包、消毒、封箱工作……平均每天完成5000人次以上的采样工作,最多一天完成了5600多人次。

核酸采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考验着医务人员的智慧。为了避免采样管和咽拭子被风吹跑,王思亮和采样队员想办法自制试管架,用胶带把它们粘在桌子上。王思亮还利用N95口罩的外包装盒做了一个“小挎包”,把试管袋、标签、签字笔等都放进去,方便随时取用。

王思亮所在的采样点,来测核酸的小朋友比较多。有个1岁多的小娃娃,怎么也不肯张嘴,王思亮哄他:“咽拭子的棉棒好像棒棒糖,你尝尝甜不甜?”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王思亮则问:“你知道大老虎怎么叫吗?”孩子张大嘴发声时,核酸检测就顺利做完了。这些办法让孩子觉得有趣,家长也满意。在采样点连续工作数天,社区居民与医护人员逐渐熟悉,居民们经常由衷表达:“谢谢!你们辛苦了!”有的小朋友带上自己的糖果非要送给医务人员,还有的小朋友向“大白”鞠躬、敬礼。

王思亮认为,在医院手术室护理好每一名患者是她的应尽职责,外采核酸也一样,只不过换了个工作场所。“作为共产党员,只要国家需要、群众需要,任何关键时刻我都会站出来!”

微信截图_20220606102355.pn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x3KfznjBmtSJaH0ALyb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