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
202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持续科学补碘 推动健康发展"。碘,虽然人体需求量微小,却对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碘究竟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同探寻碘与健康的奥秘。
一、碘:人体不可或缺的“智力元素”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而甲状腺激素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尤其对于胎儿和儿童,碘缺乏可能导致智力损伤、听力障碍或生长发育迟缓。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需注意补碘,以确保胎儿和婴儿的大脑正常发育。
二、食盐加碘: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成功举措
自采取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甲状腺肿率从1997年的9.6%降至2023年的1.6%,2010年后持续保持消除状态。外环境缺碘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常态,若停止补碘,人体储存的碘仅能维持3个月。因此,食用加碘盐是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三、不同人群的碘需求:从儿童到成人
儿童和青少年:缺碘可能影响智力和体格发育,需保证充足摄入。
成年人:碘不足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低下。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对碘需求更高,应选择适宜碘盐并合理膳食。
四、科学补碘,避免误区
1. 碘盐安全吗?
我国通过调整盐碘含量(20mg/kg、25mg/kg、30mg/kg),确保碘营养适宜。监测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无需担心过量。
2. 碘盐与甲状腺疾病有关吗?
甲状腺疾病的成因复杂,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3. 高碘地区怎么办?
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应选择未加碘盐,并通过改水降碘措施维持碘营养平衡。
五、日常建议:均衡饮食,合理补碘
除碘盐外,海带、紫菜、鱼类等富含碘的食物可辅助补充。当然,食用碘盐补碘也不是越多越好。平时生活需要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应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碘摄入量为150-30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