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手术刀离开无影灯,当听诊器摘下脖颈,那些在生死线上从容“执剑”的医者,转身便走进了自己的另一片“江湖”——他们用专业拯救生命,也用热爱滋养自己。
在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近距离感受三位医者的“另一面”,看他们如何将爱好淬炼成专业延伸的刃,又如何以热爱反哺医者仁心。
顾晋:手术台与篮球场皆是“主场”
八月的北京,暑气未消。周日晚八点,首钢篮球馆内灯火通明,欢呼声、球鞋摩擦声交织。篮球场上,记者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首颐医疗)总院长、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顾晋。此刻,他正全神贯注于激烈的攻防之中,身姿矫健,与平日手术室里沉稳持刀的形象判若两人。
“走一个,走一个!”顾晋在三分线外运球,目光如炬。一个灵巧的换手运球,瞬间捕捉到对方防守空隙,他立刻侧身闪入禁区,手腕一抖,篮球精准地传给队友。接球、起跳、投篮,动作一气呵成,篮球应声入网!
8月10日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首颐医疗)总院长、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顾晋正在首钢篮球馆打篮球。曹程摄
“大肠癌诊治领军专家”“科普达人”……顾晋身上的专业标签熠熠生辉。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医学大家亦是位不折不扣的“体育达人”。每周日晚上8点到10点的这两个小时,是顾晋雷打不动的“篮球时间”,家人、同事都心照不宣地将这段时光留给他。作为场上最年长的球员,66岁的顾晋毫无保留地挥洒汗水,奔跑、拼抢、助攻,他笑言:“66岁,正是当‘打’之年!”
这份对篮球的热爱,始于顾晋的高中时代。“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就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脱下白大褂、摘掉口罩的顾晋,谈起篮球神采飞扬,言语间充满活力,“每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出一身透汗,像是给身体和精神都彻底刷新了一次,元气满满地迎接新一周的挑战。”
篮球之于顾晋,远不止是一项业余爱好。作为一名顶尖的外科大夫,他常年奋战在无影灯下。胃肠外科手术,动辄数小时,遇上复杂病例,鏖战通宵亦是家常便饭。正是数十年如一日对篮球运动的坚持,锻造了他过人的体能和持久的耐力,支撑着他应对手术台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节奏。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篮球还成为顾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院间交流的独特桥梁。他曾亲自带队,远赴位于贵州六盘水的首钢水钢总医院进行专业交流。其间,多场精彩的篮球友谊赛成为连接两院职工的纽带。球场上默契地配合、激烈的对抗,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赛场外的专业探讨、技术合作,也因这份“球缘”而更加顺畅高效,事半功倍。
作为“体育达人”,篮球并非顾晋唯一的热爱。他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每天早起的习惯,即使在出差或参会期间,也会坚持每周2~3次的晨跑。得益于这份严格自律和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66岁的顾晋各项身体指标均保持正常。在篮球场上与年轻后辈同场竞技,他的体力、反应丝毫不落下风。
五十年专注一事,常人看来或许不易,顾晋却云淡风轻:“如果是真正的热爱,便无需‘坚持’,那是内心自然而然的选择。”谈及未来,无论是无影灯下的精细手术、诊室里的耐心解惑,还是篮球场上的闪转腾挪、晨曦中的挥汗奔跑,顾晋从未给自己设限。“只要还能站得稳、干得动,只要患者还需要我,手术台就是我的主场,篮球场同样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