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健康报】2013-04-24 临床与科研相得益彰

浏览次数:

该文作者是一名年轻医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肾上腺源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发展可能也有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完善。在临床与科研之间,他对转化医学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科研与临床是两条平行线,没有太多交集;临床大夫鄙视基础科研人员没出过真正能派上临床用场的结果,基础科研人员讥讽临床大夫不懂科研,连DNA的甲基化修饰都不知道。其实,基础科研与临床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基础科研应从临床出发,寻找问题,发掘问题,提炼问题,这样才不致成为无源之水;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更需要不断从科学的进步中汲取新的知识,扩展视野,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既往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这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早期的医学研究成果都是一些医生在临床过程中做出来的。牛痘疫苗的发明就很具有代表性。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治疗天花时,从挤牛乳的妇女口中得知:得过牛痘后就不会再生天花了。琴纳由此得到启发,想到这可能是牛痘使他们对天花产生了抵抗力,于是在1796年5月14日,琴纳首次从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浆接种在一个8岁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接种部位生了一个典型的牛痘。6周后琴纳特意给这个男孩接种天花痘浆,结果这个男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有免疫力。后来,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接种牛痘后确能预防天花。

现代科学的进步同样也促进了临床的许多疾病诊治理念与手段的重大转变,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与临床大夫意识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出现了所谓的转化医学,强调的是“从实验台到病床旁”,把实验室研究结论积极转化成临床可应用的成果。

笔者对此也有亲身体会。一般认为,肾上腺源雄激素对前列腺癌没有重要作用。但笔者在北大医院做动物实验时发现,大鼠切除双侧睾丸后,其腹侧前列腺叶组织雄激素水平开始迅即下降,但约6周后,组织雄激素水平又逐渐升高,其升高的雄激素水平足以刺激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持续生长。这些发现提示在整体动物去除睾丸的雄激素作用后,肾上腺将发生代偿性增生,分泌雄激素增加,这种增加的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进展有重要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在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除了应考虑到去除睾丸来源雄激素的作用外,还必须同时予以阻断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临床已有一些抑制肾上腺源雄激素合成的药物,如酮康唑、氨鲁米特等。

文件下载:

临床与科研相得益彰.pdf